“所以呀,既然危险避免不了,那咱就只能一边迎难而上,一边提前做好一切准备。
而我应对这件事儿的第三个办法,那就是雇人。
反正光靠我一个人,也不可能把旅店给开起来。
所以雇人那是早晚的事儿。”
“你说的真轻巧!
雇人那不更增加成本了?!
你有那么多钱吗?
再说了,你雇谁?
难道就雇咱们村里那些庄稼汉?
咱村里有多少人?你又能雇几个?到时候雇谁不雇谁,不又是一件麻烦事儿?!
再说了,他们种地行,在旅店干活可不见得就能行,别再给你帮倒忙!
反正旅店这事儿,我怎么看都觉得不靠谱,你最好还是老实点别瞎折腾了!”
这点,二姐廖英华说的也很在理,廖家众人也频频点头表示应和,雇人这事儿的确没那么简单。
“二姐,你说的没错,确实不能雇村里人。
我只能雇少量的人,村里无论雇谁都不合适。
除非我要做的事儿,能惠及到全村每一个人,否则的话,我就不想跟村里掺和。
不过雇人这事儿,也没二姐想的那么难,其实我早就有目标了。”
廖永明突然看向二哥廖永强,“二哥,上回宋登高去咱铺子里闹,多亏了你战友王磊他们那帮公安帮忙。
这事儿我一直挺想好好谢谢他们的。
但王磊哥跟我说了,以你们之间的情谊,说谢谢反倒见外了。
那天在铺子里,我倒是跟王磊哥聊了几句,他跟我说你们那波退伍的战友,并不是谁都跟你们俩一样,能直接找到单位接收你们工作的。
好像有的人文化不够,还有受伤的、残疾的,最终也只能继续回家种地。
可你们这些战友回家之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日子过好。
所以我就想,与其雇佣别人,我倒不如雇几个你们的战友,哪怕有些许残疾也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