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兴巧遇金国大将,金枪将曹宁,两人在树林中一场大战,最后竟然英雄相惜,曹宁将杨再兴引至僻静之处,向杨再兴诉说自己的辛酸往事。
杨再兴也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一员降将,本是受万夫所指,遭人唾骂,谁知心中竟然还有这么多的痛苦。说到自己的姐夫刘麟,劝阻父亲无望,绝望中跳城自尽,看着曹宁泪如雨下,哽咽难言,杨再兴也不禁称赞刘麟的赤胆忠烈。
杨再兴不禁对曹宁说道,“曹宁兄弟何不弃暗投明,重归大宋为将?”
曹宁含泪摇头,说道,“姐夫临终之前,将两件大事托付于我,让我必须替他完成,我必须完成姐夫的遗愿,否则他会死不瞑目的。”
杨再兴问,“哦?是那两件事?”
曹宁说道,“第一件事,就是要我尽其所能,在有朝一日,能够说服刘豫和家父,在适当时候,杀敌立功,重归大宋,洗刷以往的耻辱。”
杨再兴说道,“好,希望曹宁兄弟早日弃暗投明,那第二件呢?”
曹宁说道,“刘豫受黄潜善、汪伯彦两奸贼指使,搜刮了不少的民脂民膏,其中有一部分被刘豫截留,藏匿起来。姐夫通过多方努力,知道了藏匿地点,并偷偷将一部分兑换成了交子引务,希望能够归还大宋,用它当作军资,来抵抗金兵的侵犯。”
杨再兴说道,”如此甚好,曹宁兄弟打算怎么做呢?“
曹宁却叹息说道,”可惜我们大宋皇帝,只知道一路溃逃,从未想过整顿人马抵抗金兵,尤其皇上宠信奸佞,这笔钱到了朝廷手中,未必就能发挥出任何作用。好在我想起一人,也许馈赠给他,能够起到抗击金兵的作用。”
杨再兴问道,“此人是谁?”
曹宁说道,“此人姓曹名成,乃是我的大伯。我父年少之时,喜好读书,而我大伯,却是喜欢舞枪弄棒,跟着祖父打铁为生。祖父早逝之后,大伯不辞辛苦,靠着打铁艰难度日,供我父亲读书。我父曹荣倒也没辜负大伯,后来考中举人,离开家乡,做了一名小吏。后来官职越来越大,也成家立业,父亲邀大伯到任职的地方同住,大伯却婉言谢绝,依然靠着打铁度日。”
曹宁继续说道,“那年金兀术率领人马,南攻顺昌,我大伯得知顺昌守将刘锜力主死战 不降,我大伯常以"天下为己任者,舍我其谁?"自勉,立刻组织了一百人的敢死队,投入到刘锜麾下,以一当百,屡战皆捷。金兵退去之后,刘锜嘉奖,我大伯却以:"倾巢无完卵,保乡卫土乃我分内之事”婉拒,继续回归乡里,打铁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