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铭在埃塞俄比亚停留了一个星期,处理善后事宜,安抚当地农民,并协助警方调查袭击事件。
经过警方的调查,袭击者是一伙当地的雇佣兵,他们受雇于一家名为“农业发展基金会”的组织。而这家“农业发展基金会”,正是那家跨国农业公司在非洲设立的一个幌子公司。
林铭将调查结果通报给了国际刑警组织,要求他们协助抓捕幕后黑手。
同时,他也意识到,要想彻底消除“火种计划”在非洲的负面影响,光靠打击犯罪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沟通,让他们真正了解“火种计划”的价值。
他决定,在非洲建立一个“火种计划”的示范基地,向当地农民展示智能农业的魅力,让他们亲眼看到“火种计划”带来的好处。
他选择了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小村庄,作为示范基地的所在地。他投入巨资,在这里建设了最先进的智能温室、智能灌溉系统、智能气象站等设施。
他还从国内抽调了一批最优秀的技术人员,常驻示范基地,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示范基地建成了。当当地农民看到那些高大、明亮的智能温室,看到那些无需人工操作就能自动浇水、施肥、调节温度的设备,看到那些长势喜人的作物时,他们都惊呆了。
“这……这是真的吗?”一位老农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我们也能种出这么好的庄稼?”
“当然可以!”林铭笑着说道,“只要你们相信科学,相信‘火种计划’,你们也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在林铭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当地农民开始学习使用智能终端设备,进行精准种植。
他们发现,使用“火种计划”的技术,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更重要的是,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了。因为“火种计划”的智能气象站,可以提前预警,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好防范措施。
很快,示范基地的成功,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主动要求加入“火种计划”。
林铭趁热打铁,与埃塞俄比亚政府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将“火种计划”推广到全国。
他还计划,将这个模式复制到非洲其他国家,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然而,就在林铭信心满满地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挑战,再次降临。
这次的挑战,不是来自竞争对手,也不是来自外部环境,而是来自他自己的内心。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加上张教授去世的打击,让林铭的身心都疲惫不堪。他开始出现失眠、焦虑、头痛等症状。
他知道,自己病了。但他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更不想让自己的病情影响到“星火燎原”计划的推进。
他强撑着病体,继续工作。但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工作效率也越来越低。
老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劝林铭去医院检查,但林铭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
直到有一天,林铭在一次会议上,突然晕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