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前贵族对黔首,也就是那些工农阶级是什么态度?
如同人不会把猴子当成同类一样,在大泽乡起义之前也没有贵族把黔首当成同类。
哪怕是一生讲究“仁”的儒家,他们也是为天下百姓请命,看重的是百姓。
有姓才能被称为百姓!
而“姓”这种高级的东西,只有贵族或者落寞贵族才能有。
要知道,第一个真正为黔首请命的官员,是萧何。
秦始皇嬴政看完一整套计划案,摩挲着指节,定定的盯着他,忽地道:“你可敢随朕上朝旁听?”
每一位公子及冠后都会有一段时间上朝旁听的资格,能不能抓住机会拉拢出自己的势力,是关键。
但这个小儿子,今年七岁。
嬴晏抿唇,郑重道:“儿臣愿往。”
秦始皇给嬴晏安排的是九卿之一——廷尉的属官。
说是属官,但其实就是单纯的前去观摩,没有权利也没有俸禄。
当天,十九公子嬴晏就进入了牢狱找到了李斯。
李斯当了接近十年的廷尉,在那里势力根深蒂固。
就算是李斯进入牢狱有一大批人做鸟兽散,也照样不容小觑。
牢狱内常年不见光,气味刺鼻难耐,嬴晏提着食盒,畅通无阻的见到了李斯。
此时李斯身上还算整洁,端的是八方不动。
“李师叔,师侄嬴晏,久仰大名。”
嬴晏率先开口,今日他是以师门的名义拜会,总要温和些。
李斯注意到嬴晏身后的始皇亲卫若有若无的摸着剑柄。
这父子二人刚刚相认就如此默契,一个威胁一个怀柔……
李斯还记得两三年前长公子扶苏初入朝堂时的头铁。
如今,陛下有此储君,可百年无忧。
“公子折煞老臣了,您要做什么,老臣皆愿意支持。”
和蒙毅不同,李斯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他只是一个趁手的工具。
几曾何时,他李斯也是陛下的心腹大臣,能把酒言欢,抵足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