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队援军的到来,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援军将领主张武力镇压,他认为哗变士兵犯下大罪,不可饶恕。
卢象升赶忙劝阻:“将军且慢,这些士兵本是我大明的忠勇之士,只是被生计所迫。若武力镇压,必将血流成河,且会让更多的士兵寒心,对我大明更加不利。”
卢象升与援军将领进行了紧急的商议,最终决定,援军先在周边布防,展示武力威慑,但暂不行动。
卢象升继续与哗变士兵谈判,同时加快筹措物资的速度。他派人四处张贴告示,向大名府的乡绅富户募集钱粮,承诺事后官府定会给予补偿。
一些有识之士看到告示后,纷纷响应,他们也深知若哗变不能平息,大名府将陷入无尽的灾难。
随着物资的逐渐增多,卢象升再次向哗变士兵喊话:“兄弟们,你们看,物资已经越来越多了。
我卢象升以人格担保,一定会为大家解决军饷问题,让大家过上安稳的日子。你们放下武器,我们一起共渡难关,不要让亲者痛,仇者快。”
哗变士兵们看到堆积起来的粮食和财物,心中的贪欲逐渐被希望所取代。他们开始互相商量,一些人表示愿意相信卢象升,放下武器。
然而,仍有部分激进的士兵不甘心就此罢休,他们煽动其他人继续对抗。卢象升见状,决定冒险一试。
他不顾众人的劝阻,独自一人走进哗变士兵的阵营。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每一个士兵,说道:“我卢象升今日将生死置之度外,只希望能化解这场危机。我若有半句虚言,任凭你们处置。”
哗变士兵们被卢象升的勇气所震慑,他们心中的良知被唤醒。
最终,在卢象升的不懈努力下,大部分哗变士兵放下了武器,接受了官府的安置。卢象升命人将粮食和财物分发给士兵们,并安排受伤的士兵接受治疗。
对于那些冲进民宅抢夺财物的士兵,卢象升也按照大明律法进行了惩处,但从轻发落。
他向百姓们解释了自己的处理方式,百姓们虽然心中仍有不满,但看到大名府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也渐渐理解了卢象升的苦心。
这场大名府的哗变危机,在卢象升的周旋与努力下,终于得到了暂时的化解。
但卢象升深知,大明的根基已经动摇,若不解决军饷拖欠、民生困苦等问题,类似的危机还会不断发生。
他望着逐渐恢复平静的大名府,心中默默立下誓言,定要为大明的稳定与繁荣竭尽全力,哪怕前方荆棘满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