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空间里拿了五十斤白面,五十斤玉米面,在最艰苦的六零年,啥东西都没有粮食更实惠。
两斤白糖,两斤红糖,两斤大白兔奶糖,在这个年代也属于难得的好东西。
然后又花了3600金币,买了两匹纯色棉布和两匹花布,足够姥姥一家做衣服了。
【当前余额:金币。】
差不多了,再配上奶奶腌的咸肉,绝对是这个年代最顶级的礼物了。
便宜老爹出了这么大的事,娘还替他养着孩子,守着这个家,吃了太多的苦。
姥姥一家从最初的强烈反对,到最后的无奈妥协,还隔三差五的送点粮食蔬菜,这份恩情要还。
张曙光打开房门,开始往外面的三轮车上装礼物。
看着大孙子一趟一趟的跑,出了两个面袋子之外,居然还有四匹布,老两口对视一眼,虽然疑惑可也没有问。
“爷爷,奶奶,这是我从黑市弄来的,怕你们担心我就没有说。
那两匹布足够咱们做被褥和棉衣了,这四匹布就给我姥姥家送去吧。”
这次张曙光没敢说是厂里发的,说出来也不会有人信。
“应该的,这几年你姥姥家没少帮衬咱们,拿多少礼物也不多。”
老两口不是不懂感恩的人,谁对他们有恩,他们都记在心里呢!
“小光,会不会太多了?”
苏红也换上了大儿子刚给她买的新衣服,一出门就看到三轮车上的东西。
这年头,谁家的媳妇回娘家敢拿这么多东西,指定是要挨揍的。
“不多,一点也不多,三年了,你回娘家都没拿过像样的礼物,是我们家老二对不起你。”
提起往事,老太太不由有些唏嘘,那不堪回首的三年,支撑着她活下来的,也就是懂事的孙子孙女,还有孝顺的儿媳。
“娘,儿子有本事了,这次回娘家您也风光风光。”
张曙光站在三轮车旁,一身海魂衫和小儿子身上穿的一样,儿子笑容是那样温暖,却又蕴含着力量。
“好,我听儿子的。”
苏红是一个传统女性,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现在男人不在了,好在儿子已经成长为自己的依靠,那就听儿子的吧。
“爹,娘,那我们就走了,吃完了午饭我和孩子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