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光在娘家待着,天天不赚钱光花钱怕娘家有意见。思来想去,菊芳决定去找楼红英,希望她能帮自己一把。
这个时候楼红英是可以拒绝她的,毕竟她伤害过自己。
可谁让她人美心善呢,自己过得不好但也看不得别人人间疾苦,她让菊芳回家做手工鞋垫,会给她高于他人的价格。
菊芳千恩万谢的走了。
楼红英的厂子,自从买了老伯的专利技术后,又把机器设备升级了一下,织鞋垫的针和线更细更小,几乎和手工缝制无差别了。
这样的话就可以接大订单了,机器缝制是手工缝制的一百倍。王厂长那边也带来好消息,接到一个新加坡的大订单,要一千双。
楼红英算了算,这单生意要是成了,净利润有三千块,天哪,几单生意就能当上万元户。
楼红英满心欢喜,立刻组织工人加班加点赶制这批鞋垫。然而,没过几天,麻烦事就来了。
海关那边传来消息,这批货物的出口手续遇到了阻碍,说是标准不符合那个国家当地的规定。
楼红英心急如焚,如果不能按时交货,不仅要赔偿巨额违约金,还会影响厂子里的信誉。她四处奔波打听解决办法,可大家都表示这种事情很难办。
就在她焦头烂额之时,周启文得知了此事。他想起自己有个客户在海外从事贸易工作,说不定能有点办法。
周启文赶紧联系上那位朋友,并向楼红英说明了情况。楼红英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赶忙带着资料,和周启文一起赶到了那位朋友那里。
经过一番周折,在朋友的斡旋帮助下,终于解决了海关手续的问题。
货物顺利发出,楼红英松了口气,对周启文充满了感激。
“说吧?我该怎么感谢你?”楼红英对周启文说,“你又帮了我一个大忙,你真是神通广大,好像你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周启文坏坏的说,“这个至于怎么感谢嘛你自己还不知道吗,我想要的是什么。”
楼红英低下头,脸微微泛红。她知道周启文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