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川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眼前的人,他就像一颗花生,外表朴实甚至带着泥土的味道。但温文尔雅,待人真诚,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前世今生两辈子,李小川都没有在任何媒体上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以及事迹。但就是无数这样的人,默默无闻的支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
为我们的老百姓不饿肚子,为我们的民族不受欺负,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种人无疑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赵教授这个人还挺健谈的。尤其是他似乎对李小川很感兴趣:“你十六岁是不是应该读高一了?”
李小川点头。
本来白书平说他害怕见老师,现在白书平跟没事人一样,李小川紧张的够呛。
赵教授接着问:“学习成绩怎么样?”
“还行。”
“那你将来有没有什么规划?比如考哪所学校,对哪个专业感兴趣。”
李小川通过和赵教授聊天验证了一句话——三句话不离本行。
赵教授这个人,别管外在什么样,内在什么样,他本质上就是一个老师。
再顺着他的思路聊下去,李小川怕给自己聊抑郁了。因为他上辈子真不是好人,最怕的就是遇见像赵教授这样纯粹的好人。他自卑啊。
于是,他决定把话题引入自己的舒适圈。他做出个纯真的样子:“赵教授,小麦能不能做果汁?”
“扑哧……”一旁的王强没忍住,笑了。
谁知赵教授认真思考了一下:“能啊。”
王强一愣:“真的假的?”
赵教授笑道:“就是啤酒啊。”
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王强想了想,哈哈笑道:“可不是么。”
李小川心头一动,向赵教授道:“那咱们农科院有没有酿制啤酒的工艺和流程?”
赵教授道:“啤酒从1900年就传入我们国内了,酿造工艺其实没什么神秘。你们不是要做酸枣汁么?怎么又打听起啤酒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小川道:“我是这么想的。酸枣果汁和小麦果汁既然都是饮料,肯定有相通之处。它们的设备能不能兼容一下。这样不就既能减少设备的空置时间,也能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赵教授一愣:“你小子,脑子转得还挺快。”
这时,远远传来拖拉机的声音。一个比赵教授胖一点,头发秃一点的老头,从拖拉机上爬下来,边向这边走边敞开大嗓门:“老赵啊,你找我什么事?”
赵教授道:“这位就是郑教授了。是位果木专家,尤其精通枣类的研究。你们的事可以和他谈一谈。”
李小川又把想开发酸枣汁的想法说了一遍。
郑教授比赵教授还直爽:“这个制造工艺那是没问题的。可是成果是属于院里,属于国家的财富啊。如果你们要买断专利的话,那要不少钱的啊。不划算的。”
李小川想了想:“二位先生,你看能不能这样?你们向单位征求一下意见,看咱们能不能来个公私合营。你们负责出技术,我们负责生产。如果盈利,咱们五五分成。”
一番话把两位教授给干沉默了。曾经那段岁月,令人畏首畏尾,尤其是学术界这些人,更加的循规蹈矩不敢有丝毫的越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