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赵家。

自从开年以来,赵长生和叶苗一起合作了三个生意,无论卤货,冰棍还是月饼,都让赵家给永和县的上一层。

如今,赵家在县里也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商户,赵富贵在商人的圈子里面越来越有话语权,而苏柔呢,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宴会邀请络绎不绝。

因此,此次中秋,赵富贵就想在家里大办一场。他提前和赵富生说好,两家今年在他家一起团圆。

八月十四那天又着人去请沈辉回来。

在赵婉儿的印象里,今年的中秋宴应该是这么多年以来最盛大的一次。

说起来,赵家的人口也不算多,两房加起来也就四个孩子,加上四个长辈还有沈辉,人口少便没有分席。

赵富贵提杯站起身:“来,大哥大嫂,咱们一起喝一杯。今年啊,咱们家生意上好了不少,如今一家人能整整齐齐的团圆,咱们举杯共饮!”

赵富生很高兴:“好!来,干杯!”

两妯娌连带赵婉儿喝的果酒,其他人都是白酒。

“哎呀,大哥,你看看多好啊!几个孩子都长大成器了,咱们俩没有愧对赵家的列祖列宗啊!”

“对!说起来长生不愧是嫡长孙,有做大哥的样子。阿满和长安也不错,都是咱们赵家的好儿郎!”

“是啊!”

赵富生看向沈辉:“还有辉儿,作画天分极高,以后成了画师,辉儿的画可是能流传千古的!”

过节,当然要讲一些吉祥话,赵富贵接过话:“肯定的!先前辉儿经过那么一场大难,以后肯定都是好事发生了。”

“对!”

赵富生看着孩子们不免惆怅起来:“只是啊,五个孩子要说起来,年龄也都不小了,就是一个个的都还没有着落,着实愁的很呐!”

“就是说啊,我家这几个没有一个省心的。长安暂且不说了,他要考科举。”

“你看看长生和婉儿,给他们说了多少亲事,没有一个同意的,我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辉儿现在也没有着落。”

苏柔不免叹息。

董玉淑一手抚上苏柔放在腿面上的手:“好啦,大过节的,咱们不说这些不高兴的事。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家这几个呀,婚事肯定差不了!”

赵婉儿嘟嘴看着娘亲,转而笑着对董玉淑说“大伯母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