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首辅兼户部尚书陈演为二十三家商号提供便利。
这些商号用重金贿赂陈演后明目张胆地做起了走私生意。
类似的大蛀虫还有好几个,崇祯之所以没跟这些人清算是因为时机不对。
当务之急是打赢跟流贼之间的战争,大战之前不宜内乱。
溜号过后的崇祯立刻有了决定。
“命京营总督李国祯组织一万精锐士兵候命。
命户部紧急采购十万石粮食。
购粮的20万两白银由朕的内帑来出。
命左都督刘文耀十五日后率军出征。
大军直达宁武关,宁武关防守事宜仍由山西总兵周遇吉负责。
刘文耀不得干预周遇吉的作战部署。”
“陛下圣明!”刘文炳和巩永固同时说道。
崇祯难得清醒了一回。
他派出自己的心腹刘文耀率军出征。
这可以保证援军和物资全部顺利抵达宁武关,否则这一路上麻烦事少不了。
崇祯怕周遇吉久战断粮,不惜自掏腰包给周遇吉张罗了十万石粮食。
这笔抄家得来的钱崇祯还没捂热乎呢,一下子就花出去二十万两。
要说崇祯不心疼那肯定是假话,他心里已经在滴血了。
崇祯最英明的地方在于不准刘文耀干扰周遇吉的指挥思路。
刘文耀是正一品的大都督,周遇吉是正二品的边关总兵。
从官职上来看刘文耀比周遇吉的官更大。
但刘文耀是京官,疏于战事。
而周遇吉作战经验丰富,由他指挥宁武关的防御显然更为恰当。
对于经常犯糊涂的崇祯来说,能把这些事情全都捋明白实属不易。
估计崇祯也是被亡国的威胁给逼的,人只有到了退无可退的时候才会突破和成长。
京师北线的防守总算是有眉目了。
不过几人现在只能在纸上谈兵。
等宁武关那边真的打起来,战况的惨烈程度简直无法想象。
一旦刘文耀的兵马和粮草到位,周遇吉便拥有了两万精兵和充足的粮草。
届时李自成不死掉三十万以上的士兵很难啃下宁武关。
问题是李自成如果真的在宁武关城下损失三十万大军。
那么他还有能力一口气打通关大明的北部防线吗?
这个可不好说,非常地不好说。
对于李自成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北线的防御暂时有眉目了,崇祯接下来要考虑的是京师南线的防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