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献策的脸上总算有了些许笑容。
“芳亮乃识时务者,他听取了大都督的建议。
这小子以追剿地主武装的名义带兵在河南地界上乱窜。
实则是他故意给不足三千人的地主武装留一条活路。
只有这样他才能名正言顺地滞留在河南。”
“聪明人!”沈战评价了一句。
至此,整个南方的战争轮廓已经非常清晰了。
首先说明军这边。
刘芳亮死死占据了河南。
一旦湖广的周遇吉和唐通战败。
那么刘芳亮便会死守河南,不让任何势力威胁到北直隶。
周遇吉和唐通有六万兵,其中六成为刚刚招募的新兵。
张献忠有二十万兵,多为百战老卒。
周遇吉如果能赢,那么他可以原地封神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周遇吉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以上是大明平南西路军的现状。
再说黄得功的平南东路军。
拿了崇祯的百万两银子后黄得功在南直隶扩军三万。
崇祯的命令是让黄得功扩军十万,可惜黄得功做不到。
这里只能说崇祯对战争一无所知。
在崇祯看来老百姓的命不值钱。
他新给黄得功的一百万两银子扩军十万就跟玩似的。
实际上呢,江南富庶,征兵成本极高。
黄得功募得一名心仪的士兵要花出去三十两的安家费。
南方百姓又饿不死,钱不给足人家凭啥给你卖命?
黄得功征兵三万,九十万两银子就花没了。
剩下的十万两银子用来置办军器铠甲。
总不能让新兵不着甲、空着手上战场吧。
南京不是有自己的兵部吗。
兵部的仓库里不是有大把的武器铠甲吗?
黄得功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
后来他知道自己想多了。
这些武器铠甲全都存在于账本之上。
真的打开仓库一看,逼毛没有!
黄得功东拼西凑将自己的总兵力爆到了十六万。
在崇祯三番四次的催促下他不得不强行出战。
黄得功在南直隶留了三万大军防守。
又在京杭大运河沿岸留了三万大军防守。
随后自己带着十万大军出征浙江。
在浙党的鼓动下,那里的地主武装闹腾得甚是厉害。
黄得功不愧是当世名将。
他率军入浙江后连续两场大胜,共击杀造反的地主武装一万七千多人。
黄得功杀人的同时还抢到了三百多万两银子。
这个局面看上去很美妙。
然后……
就在黄得功继续向南追剿反贼之时。
左良玉父子突然率二十万大军从江西杀入浙江。
于是黄得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