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野牛群

自剑门村那夜突然暴发,升级三级行政村后,就踏上了跨跃式发展之路,一大三小四个村庄吸收难民及卓氏出世丁口每天累计超过20人,偶尔小暴发一下能达到24人。

主要是一边努力封锁卓氏占据上游村的消息,一边加快发展,有序将上游村忠诚度不足的村民迁移到剑门村,剑门村村民平均忠诚度高达83%,并长期保持在80%以上。

并把组建好的一支支高忠诚度、高武力值的民兵小队派驻到上游村,牢牢把控上游村的发展,一边提高村民平均忠诚度,一边在原有布局上建造防御工事,防备蔡氏本家的袭扰,加大西南方向的巡察布防。

大柳村是黄金建村令所建,每天吸纳丁口基本稳定在5人以上,具有粮食产量+5%,人口增长+5%,附建筑图纸一级牛棚、一级厕所及甜水井,这个村庄的最大特点就是爆人、爆粮,定位为后勤基地。

大柳村是上游村的战略后方,正在加快垦荒力度,加紧建设,但缺少耕牛这一矛盾,在几个村庄的发展过程中越发突显。

不知是不是因为大柳村和上游村都建有牛棚还咋的,在两村交界的一处水潭竟发现一个水牛群,足有五六十头水牛,真是久旱逢甘雨,缺什么来什么。

但牛群的攻击力可不弱啊,要想围捕这五六十头水牛,起码要准备百十来个壮丁,防住牛群的集群冲锋,这没一定统率能力,还真干不来这活。

野牛群极难驾驭,只有耗尽野牛的力气才能成功抓捕,而驱赶这么多的野牛很容易引起大规模的牛群骚乱,不懂点兵法,操作起来还是有点困难。

但这么一笔巨大财富就在眼前,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有困难就解决困难,一边派巡猎队盯紧牛群动向,一边抓紧制定围捕方案,抽调人手。

牛是农家宝啊,数量自然越多越好,毕竟这里还是一片原始丛林,能够畜力化,用牛群代替人力那将是生产上的一个巨大提升。

一头成年的水牛如果使用铁犁,不需要一天就能开垦出五亩地来,等翻耕后,一头水牛一天完全能翻耕出10亩地,如果能有个50头水牛,有个七八上十天的功夫,就能在短时间内开垦出两三千亩农田,而且不用担心人工不足。

……

“老祖,我们手上不是有个人懂兵法么,能否把他加入围捕队伍。”在商讨围捕方案时,巡猎队队长卓信强建议道。

“你说蔡和?”老祖卓不凡疑问道。

“我是这么想的,若老祖带队去围捕牛群,让这家伙留在村里也不安全,我们把围捕野牛群当作一次战役,这蔡和好歹也是个将领。”卓信强想着自己妻儿老小、侄子侄孙一大帮手无寸铁的妇孺,天天生活在一个这么危险的人物身边,就夜不能寐,吃饭不香。

“我看行,天天这么好吃好喝的养着,也不是个事,让他出出力,又不是出兵打仗,让他卖命,说不定他在房里睡厌了,还巴不得出来放放风、透透气。”蝌老祖回言道。

“就是,好歹也算是打猎,还想咋的。”巫祖母愤言道。

“行,我来找他谈,他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卓不凡笑言道。

……

一早,老祖卓不凡就带着抽调出的150名壮丁,背着绳、牵着狗、挂着网,穿着耐用的狩猎服装,并带上锋利的刀枪和精确的箭矢,浩浩荡荡就出发了,汇聚着力量和决心,踏上了围猎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