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耐心解释道:「很久以前,韩国受到邻国魏国攻击,无奈求援于强国齐国。
齐王委任田忌领军作战,孙膑担任军师指导。两人率兵挺进魏地,开始的时候设立十万个火堆做标记;
第二日,减半至五万个火堆;第三日进一步削减至三万个。
以如此变化误导敌方头目庞涓,使其误以为敌军已崩溃逃亡、士气逐渐衰退。果不其然,庞涓误信了这一计策,
全身心追踪追剿。最后,被埋伏于暗处、由孙膑设计的伏兵重重围堵,彻底落败!」
他顿了一顿:「对了,难道庞涓、孙膑不也是纵横家中的佼佼者?」
答案得到点头肯定,「他们确实以战略纵横闻名,不过这也凸显了兵法的魅力,兵家并非单一研究战术。孙武所开创的兵法奠定了兵书的基础,但真正成就辉煌的,
归根到底是兵书背后的军事信仰——战争的力量,是不断积累实战智慧和战术总结才达到的境界。
无论大到战场决斗、小到攻防策略,每一场战斗,都是兵法学习的重要实践,以此不断地完善策略。」
云梦深深地认同地点了点头,似乎有所启发:
在历史与哲学的交织下,
法家 ** 治与控制,强调社会秩序的稳固。
兵家用智慧与力量对抗强敌,注重实际操作和战斗的实战策略,汲取各种经验完善自我的战力;
医学探索生灵的治愈之道与生命奥秘,关注生命价值和疾病的诊治手段,在生死线上救死扶伤。
这样的学识群体在不同的文明里都有体现,在这里便是法、兵和医这三大流派。
而对于「道、儒、墨」等大家,或许表面看起来庞大的体系之下有着固定化的格局与限制,但这正是他们的独特色彩所在。
而未来被广为人知并发扬的,可能并非当前被广泛推崇的「道、儒、墨」。
云梦还未了解,「儒家」这个思想体系将在日后发挥着更加深远且广泛的作用。当然,这离不开世代累积下来的学术传承和革新。
在行动面前,时机和计划同样重要。
蒙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布置一切,每一步指令都精确严谨、条理分明。
看到这样的效率,云梦惊叹不已:「将军,您的执行力确实卓越!」
经过近百道指令的下达与执行,一切都顺利地按照他的预想进行。他说:
「仅需静候十天,我们即可准备迎接敌人的崩溃,
十天之后,
北狄的军队必然四面楚歌。
他们会在十五天以内主动前来寻觅和平之道,
而你,也只需不出拒北城门,就能通过北狄匈奴之间的商议交易,达成所需的物资获取!」
故事的舞台,从古代跨越到现代,揭示了一个普遍的智慧与战略应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