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余吾水之战

司马迁是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幼年时在父亲司马谈指导下读书识字,十岁便能熟读《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后其父担任太史令,司马迁留在老家耕读放牧,年纪稍长后,又根据父亲的指示学游天下,后回京担任郎中。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春,汉武帝于东巡渤海返回途中,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虽然参与了封禅礼仪的制定,但却因病滞留周南,因未能亲自参与而深感遗憾,并因此导致病情加重。

弥留之际,司马谈嘱咐司马迁,说司马家祖上曾在上古虞舜、夏禹时主管天文工作,周朝时又担任太史,长期从事着记录史料的工作,因此自己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撰写一部通史,并为此整理了大量资料,可惜没有时间完成了,希望司马迁能够继承自己的遗愿,完成史书的撰写工作。

多年来,司马迁一直秉承父亲遗志,多方收集资料撰写史料,一心想要完成史书的撰写工作。如今面对死刑,司马迁并未因为生死感到恐惧,反而担心书未写成,辜负了父亲的一番期望,更担心书未成、名未立,自己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之死无异。

绝望之中,司马迁想到了大量古人先贤,以周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孔仲尼困厄之时着作《春秋》,屈原遭受放逐才赋有《离骚》,左丘明失明乃有《国语》,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吕不韦被贬蜀地才有《吕氏春秋》传世,韩非被囚秦国而作《说难》和《孤愤》《诗》三百篇等人的故事激励自己。

最终,为了完成未竟的事业,司马迁毅然决定了以腐刑赎身死。此后,在坚忍与屈辱中,司马迁继续坚持创作,这才有了史学巨着《史记》的诞生。

远在匈奴的李陵,得知了家人被处死的消息后,万分悲伤,原本被迫投降匈奴的他,还曾一心想要回到汉朝,如今却算是彻底死心了。

后来,有汉朝使者来到匈奴,李陵质问使者,“我为汉朝领步卒五千横扫匈奴,因无救援而败,有什么对不起汉朝而要杀我全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使者回复说,“陛下听说李少卿在为匈奴练兵。”

李陵闻言,不禁悲从中来,说道,“那是李绪,不是我李陵。”

李绪本来是汉朝的塞外都尉,奉命驻守奚侯城。然而,在匈奴大军南下掠边时,担负着戍边职责的李绪,竟然没有丝毫抵抗便投降了。投降匈奴后,为了获得匈奴单于的重用,李绪又积极帮助匈奴人练兵,单于果然因此对其礼遇有加。

李陵得知事情原委后,恼恨李绪为匈奴练兵而导致自己全家被杀,于是派人将李绪刺死。

事发后,大阏氏要杀掉李陵,但且鞮侯单于却十分欣赏李陵,一心想要将其招降,如今得知李陵全家被汉朝皇帝所杀,更是感到事有可为,岂会为了一个软骨头李绪而处罚李陵。为了保护李陵,单于将他藏到了北方,谎称已经将其处死,直到大阏氏死后才接回来。

单于为了招降李陵,提议将女儿嫁给他,李陵因为母亲妻子兄弟皆死,心灰意冷的他早已没有了返回汉朝的念头,便答应了下来。且鞮侯单于大喜过望,遂封他为右校王,使其成为了匈奴掌权的贵族。

使者返回朝廷后,将与李陵的对话禀告了汉武帝,汉武帝这才意识到自己上了公孙敖的当,遂以兵败失责和欺君罔上两项罪名问罪公孙敖,判处其腰斩之刑。

然而,在执行刑罚之时,却不知道公孙敖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诈死逃脱,此后隐居民间,直到数年之后才被发觉,重新遭到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