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登州城破(四)

另一方面又强调社会的黑暗面,迫切需要立刻变革,标榜自己是光明的使者,宣扬反抗暴政,给老百姓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希望。

加上本身组织比较严密,导致无知的百姓广泛入教,反而使闻香教迅速在山东半岛秘密壮大,甚至一度发展到了辽东。

就连登州城内,无论卫所本地兵还是东江客兵,都有信徒存在。

登州城东,登莱副总兵大营内,副总兵张焘大人还在醉心于研究最新改进版鲁密铳的功能,眼神一丝不苟。作为仅次于孙元化的晚明“科学家”,技术理工男张焘还曾代表大明去濠镜购买大炮。虽然张焘副总兵才高八斗,学识惊人,但是打仗却并不让人放心。准确的来说就是---喜欢坑队友。

还记得大凌河畔的祖大寿吗?

人家万分火急的时侯,张副总兵率领支援部队躲在皮岛晃晃悠悠,崇祯皇帝多次催促,人家来了一句:大风一直刮不停,船舶开不出港无法支援。

关键不知道什么样的大台风能刮一个多月之久?

所幸崇祯长在深宫,可能确实对沿海天气并不熟悉,但是半信半疑之下,还是让张焘赶紧滚回登莱。结果人家三天就到了。

只要不去前方送死就行。

张焘运粮团队的失约,导致了一连串的严重后果。

从崇祯四年七月二十七到十一月初九,长达百余日的封锁围攻,造成了大凌河城内的粮草严重不足,可怜了无辜的民夫多为其他官军的腹中之食。大凌河城内并非没有勇将,并非没有忠臣,但是饥饿的折磨让普通人无法坚持。

这场大败使大明辽西精锐一扫而空,造成大明朝廷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投降将领出现了,那就是祖大寿总兵。

虽然后来他又反正回到大明的怀抱,但是遭遇坎坷不断,乃至于后来又被迫投降清庭。很多人因此认为稍晚出现的巢丕昌投降才是投降的总兵级第一人!但是实际上不管是不是出于真心,大明晚期第一个向敌人下跪投降的总兵就是祖大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此以后,大明高级将领的骨气渐渐消磨殆尽。

崇祯四年,无疑是明清关系的重大转折点,这一年是清庭对大明的全面进攻的开始点。这一年一大批大明精忠勇士殉国。

祖大寿杀害副将何可刚,最后却能安然无恙,还升职了?就像袁崇焕无权杀害毛文龙一样,祖大寿有什么权利胆敢杀害拒不投降的何可刚?行为一样,但是结局不一样,朝纲紊乱如此!

所以至此以后,愿意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是越来越少!跟前期普遍的前赴后继完全不一样了。

保存实力,明哲保身,甚至踊跃投敌的却是越来越多,不胜枚举。

就像随着祖大寿的投降,祖可法、祖泽润、刘天禄和张存仁等七十余大将跪在何可刚的尸体旁,向曾经的敌人首领皇太极(注1)顶礼膜拜,摇尾乞怜,而这些人很快都会成为敌人的马前卒,为清人的入关推进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一战,大明军人的脊梁,断了。

当然也有那么一群人,却是明知结果但仍然努力逆天而行,却是一片公心,却是矢志不渝,却是奋斗到底,比如张可大、卢象升、阎应元、陈明遇、李定国等等。

这些人,我们称之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张焘副总兵的“光辉”历史就不一一列举了,虽然战绩并不光彩,但是毕竟为带兵多年的宿将,多少的警惕性还是有的。

所以大营门口倒也有卫兵检查进出。只是站岗的卫兵,看到新上任的把总大人到,赶紧敬礼,看过令牌后直接放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