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我托人买点好米,咱自个儿搁家吃。”
“能成,金师傅这菜,我试试能不能给您做出来。”
“要啥,你溜个单子,我一并弄来。”老爷子对邱玉玲有信心,一通百通,这丫头的手艺,从第一顿的把子肉上,就已经露了真章。
饭罢了,老爷子也不愿意躺着,带着美银遛街去了,邱玉玲收拾完盆盆碗碗的,也背了个挎包有目的的溜达去了。
阔别一个来月,张管事见了她,还是那么热情。
正巧今儿又是周日,他一个人值班,见邱玉玲到了,随意寒暄了两句,就提溜过一个看不出颜色的布袋子。
“铜钱要不?”这会子,不少人家都有铜钱呢,说实话,除了给娃娃们栽毽子,或家里有人走了扔房顶,再不然就是挂帐子。
反正都没太当回事。
那天有人送来一褡裢,原本他没打算正眼瞧的,又想起那个大方的学生娃,鬼使神差的单独搁在了一边。
邱玉玲接过小布口袋,沉甸甸的一兜,解开抽绳,随便抓了一把出来,一看不得了。
好家伙,第一把就是雍正通宝和乾隆通宝。
又抓了一把,里头有同治重宝,还有个不太清楚的,她举起来仔细端详,是宣和元宝。
但还是嘉庆时的居多,而且是流通的普通品,母钱一个都没有,也就是说有值钱的,但不值钱的占了大头中的大头。
“咱这儿还真是啥都收,这些......”
张管事一听邱玉玲这语气就有点看不上,那点子希望的苗头也就熄灭了,他还寻思万一愿当冤大头呢。
也是,建国前的地主家,那一贯贯的铜钱,不知道得有多少呢,这会子用新币了,越发散落的没人要了。
“里头也有几个以前的,你不爱这些旧玩意儿么,没事,就当叔送你玩的。”反正那天没入册。
“您这么一说我还就不能白拿了,我挑几个回去缝毽子吧,您看多少钱合适?”
“都拿去吧,留着也是垃圾,钱不钱的,还提那个干啥。”
邱玉玲不答应,最后张管事犹豫了一会儿,报了两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