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陵玉笑容依旧灿烂,晓之以理,诉之以利:
“这好说啊,我孔家上下,愿意奉孟圣为先祖,将其位列于衍圣公之上。”
“我们孔府的实力,以及香火的雄浑程度,你们是知道的。”
“天下大势动荡,我孔孟家族数千年来,为华夏根基,合则两利,以齐鲁省为根基,在未来的大势,必会更为兴盛!”
孟惠民深知孔府的作风,不咸不淡道:
“等孟圣回来再说吧,此事我的确难以做决断。”
孔陵玉见他油盐不进,脸色带着些许冷意,随着他念头一动。
厅堂中显化出一尊六道境的诡仙,他面容慈祥,举止谦和有礼:
“在下孔道辅,见过孟家主!”
孟惠民一直没有什么好脸色,可听到来人的名字,连忙站起身来,单膝下跪行礼:
“晚辈孟惠民,见过孔先生。”
孔道辅为宋朝时,御史中丞,为孔子第45世孙。
当时孟子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才得到广泛的认可。
在宋朝之前,孟子名气远不如孔家。
是孔道辅亲自在邹县,找到孟子的后人孟宁。
又找到孟子葬地,破土动工,建立孟子庙,向宋朝举荐为邹县主簿,可以说,对整个孟家是有极大恩惠的。
要是没有他,孟子未必能有今日之名望。
“快快请起!”孔道辅亲自将其扶起,以自身修为试图想要为孟惠民疗伤,谁料却难以奏效。
“孔先生有心了,我这伤已是药石难医。”孟惠民脸上带着一抹苦笑。
孔道辅轻轻一叹,语重心长道:
“孟家主,如今天道异变,未来人族存亡皆乃未知。”
“孔圣在金陵市夫子庙,不愿回归孔府。”
“是我们这些后世不肖子孙,没有继承老祖宗的意志,愧见先祖。”
“可大错已经铸成,我们辖下上千万的老百姓都需要活下去。”
“今孟圣出世,我孔府无主心骨,希望可以得到孟圣的指点,他与老祖一脉相承,理念相近,我们共同修习,融汇彼此所长,才能更进一步。”
“若能得孟圣指点,结合孔府的力量,两地百姓未来可期,不知孟家主可否与孟圣商议一番,此事大有可为。”
孟惠民对孔道辅的态度极好,言语亲和,充满敬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实不相瞒,孟圣当日出世不久,急匆匆离去,至今未归。”
“孔先生对我孟家世代有大恩,但此事还需让孟圣来决断。”
孔陵玉在旁开口道:
“我知道孟子有留下一道浩然碑,如今四月同天在即,不如孟家主分享出来,让我孔家好好瞻仰一番,尽可能提升自身!”
浩然碑上。
刻印着孟子的修炼手段,可凝练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
对于阴气,诡邪有着先天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