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颐不由得暗自思忖:还是自幼便陪伴在自己身边的青竹、青叶和青兰最为知心呐!

青竹、青叶和青兰总是能精准地捕捉到自己每一个细微的需求,并且将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井井有条,真可谓是事无巨细啊!想到此处,令颐对这三个忠心耿耿的侍女愈发喜爱起来。

令颐将手中的茶盏递给青竹,用手中的帕子轻轻擦了擦自己的嘴角,接着开口说道。

“然后就将那盆中的红薯淀粉取出来,掰成一小块小块的,放在太阳底下晒个几天,等到红薯淀粉完全晒干就可以了,之后再将晒干的红薯粉,加入清水,粉放多多少,水就放多少,搅拌到没有颗粒后,再用筛子过滤一下,这样会更细腻一些,之后在蒸笼上铺上一层白纱布,再舀适量红薯粉浆放进蒸笼里,在纱布上薄薄的铺上一层,随后放上蒸笼上蒸,大约蒸到红薯粉浆呈透明状就好了,不过这个时候就继续在蒸笼中铺上一层红薯粉浆,蒸笼有多高,红薯粉浆就可以铺多厚。蒸好的红薯块,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大概也要放个两三天吧,之后在切成面条状,这就是红薯粉条了,然后还要把这些切成面条状的红薯粉条晒干,就很好保存了!”

“是,太子妃娘娘,只不过这红薯粉条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奴才这一时之间也是记不住,之后可能还需要请问太子妃娘娘身旁的青叶姑娘。”

林大厨总算知道为什么方才太子妃娘娘会说这也不是今天晚上能吃上的食物了,这么繁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这都需要好几天的时间了,更何况粉条煮完之后再晒干,这一来一去,怎么着也要十天左右了。

林大厨不禁暗自感叹道,难怪太子殿下大婚之前还特地去乾清宫求了皇上,要在毓庆宫修建小厨房,还特地在御膳房挑了人选来。

林大厨很是庆幸,幸好自己平日里在御膳房干活严谨,嘴也笨,不曾和让人拉帮结派,在御膳房也时常被排挤,可谁能想到啊!就是这个自己曾经很是嫌弃的这个嘴笨,不会和别人套近乎,只会闷头做事的性子。

可谁曾想啊!就是这么一个平日里,别说外人瞧不上了,就是自己那也是万般看不上的性子,竟然就让太子殿下看上了!跟御膳房的总管太监要了自己和自己的徒弟过来毓庆宫当差。

小主,

这下可把林大厨给乐得合不拢嘴呀!连带着自己的徒弟也是跟着沾了光,毓庆宫可是储君——太子殿下的住所,自己现在可算是提前抱上大腿了!还真是上天保佑啊。

所以呀,林大厨早就和自己的徒弟提醒过了,要在毓庆宫小厨房内好好当差,务必要让太子殿下满意。原本呢,林大厨以为太子殿下要建小厨房是为了自己,等到太子妃进门之后,林大厨方才知晓,这小厨房呀,明摆着就是为了太子妃娘娘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