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保守势力的质疑,郑逸并未退缩。
他坚定地走向皇帝,语气铿锵有力:“陛下,臣所签订的协议,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不仅能为大唐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更能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加深彼此了解。”他环顾四周,目光如炬,“唯有拥抱开放,才能让大唐更加强大!”
朝堂之上,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保守势力与支持郑逸的官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各种观点相互碰撞,火花四溅。
郑逸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坚毅。
他知道,这将是他必须面对的最后一道阻力,他必须用自己的执着和信念,来赢得最终的胜利。
他张了张口,正要再次陈述外交成果的重要性,却见皇帝忽然抬了抬手,阻止了他接下来的话语……
皇帝的举动让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凝固。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炯炯有神,环视一周后,语气庄重地说道:“郑王此次外交斡旋,不仅为大唐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更为我们赢得了各国的尊重与信任。朕深感欣慰,特此嘉奖!”他挥了挥手,一名内侍端着金光闪闪的玉带,缓缓走向郑逸。
郑逸接过玉带,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感激。
他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地说道:“谢陛下隆恩,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为大唐再立新功!”他抬起头,眼中泪光闪烁,周围的官员们纷纷点头赞许。
在国内七成以上的官员的认可下,郑逸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仿佛整个大唐都为他欢呼。
一旁的保守势力则显得垂头丧气,他们的魏保守大臣的胡须颤抖得更加厉害,他咬紧牙关,却无法再找出反驳的理由。
郑逸的外交成果,不仅赢得了国内的普遍认同,更让保守势力无处可逃。
朝堂上,气氛逐渐缓和。
郑逸站起身来,朝着皇帝深深地鞠了一躬,再度表达了自己的忠诚与决心。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示意他退下。
郑逸转身走出朝堂,夏婉早已等候在门外,她的
两人手牵手,站在朝堂外的石阶上,望着远处的宫墙和蓝天。
郑逸轻声说道:“夏婉,这一切还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有许多未知与挑战。”夏婉微微一笑,紧紧握住了他的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无论前路如何,我都将与你并肩同行。”
就在这一刹那,郑逸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坚定,仿佛已经预见了未来的方向。
他回望夏婉,微微一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两人的身影在阳光下拉长,仿佛预示着新的旅程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