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迷茫

林则徐手握银锭,看着上面‘关中堂’三个字,说道:“有史书记载,关中堂是南宋高宗右谏议大夫,可有四品官职,这银锭像是官银,难道我世祖林高德贪恋财物,所以才对关家痛下杀手?这银锭乃是赃银不成?”

郑淑卿劝道:“老爷,您最近禁烟事务繁忙,就别再想这么多了。”

林则徐轻叹一声:“哎,六百年前五台山上发生什么,怕是已无人知晓,没想到我林家和关氏后人今朝相逢,竟如此收场。”

那日张照被观北门人打晕,及至醒来,张钊已不知踪迹。伯驾和安托万二人匿于暗处,浑身颤抖,惧不敢动。

张照一边抓着头,一边问道:“我兄弟上哪去了?”

小主,

伯驾两人目瞠而视,惊魂未定,久而不语。

见此二人状若失魂,恐难问得其详,张照无奈,只得赤足而出,彷徨于街巷之间。

不知几何,张照腹中饥馁难当,眼前一黑,颓然倒地。忽有贩烧饼的商贩路经其旁,烧饼香气四溢,诱人垂涎欲滴。张照趁其不备,猛然起身,将烧饼抓在手中,拔足狂奔。

小贩惊呼:“有贼!捉贼啊!”呼声未落,引来众人围观追赶。张照不敢稍停,惟恐被擒,他穿街过巷,奔逃不已?。

呼喝声连绵如缕,似乎平民与官兵交织其中。张照惶急之间,遁入一道狭巷,匿身于一口大缸之中。他掩口屏息,泪珠簌簌而下。过了一会儿,喧嚣渐息,张照方敢探身而出。

恰逢此时,一个官兵路过此地,见张照形容狼狈,疑为流民,遂厉声喝道:“你给我站住!”

张照面色仓皇,步履愈急,然街巷曲折蜿蜒,人潮汹涌澎湃,前行之路被众人所阻。那官兵步步紧逼,喊杀之声不绝于耳?。

眼看官兵就要追上,张照见一旁有个小巷,狭窄而幽深,遂不顾一切,侧身钻入。官兵仍然不饶他,紧随其后,张照实在跑不动了,他双眉一皱,心道,我有武功,岂会怕这个小兵么?

其忽转身腾跃,清兵大惊失色,挺枪疾刺。张照侧身一闪,顺势攫取他的背甲,继而一掌拍出,兵士应声仆地。张照本已力竭,此番又动了真气,顿时委顿于地。忽然之间,他听到身后似乎有人,未及转身,已被装入一个麻袋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张照自昏迷中转醒,但见自己躺在一张木床之上,他惊恐之余,慌忙披衣,欲夺路而逃。恰逢一个壮汉入门,与他正面相逢。

此壮汉细眉小眼,双颊痘痕斑驳,见张照醒来,他展臂笑言,而张照惊惧万分,他手持香炉,欲向那壮汉掷去。

壮士见状,止步拱手,自道姓周名春,他于西关小巷中见张照孤身遭清兵追捕,本欲出手相救,然张照武艺高强,三招之内便将那兵制服。周春自谓识英雄重英雄,故将张照请至此处,欲结为朋友。

“你...你请人,有这么请的吗?”此时张照心中恐惧如潮,难以自已。

周春大笑起来,说道:“小伙子,我知道你刚受了惊吓,对我百般防备,不过你放心,我绝无加害之意。”

张照默然,手中香炉紧握不放。周春见他惊魂未定,恐多留一刻必会使他更加戒备,故而说道:“小伙子,我一会儿命人给你送衣服和晚饭,今日你受了惊,必不想和我多言,那你多多休息,我明日再来吧!”

周春离去后,张照伏于门口轻听,待屋外动静全无,方稍安心。继而环顾四周,见屋室虽小,然摆设清雅,绝非囚室。屋中正中悬挂着一幅猛虎图,两侧配以对联,上联“天地浩瀚藏龙虎”,下联“三合归一聚风云”。

画下摆着一张案桌,桌上放置宝剑一柄,剑鞘上层层仙云,一条青龙隐浮于上,龙身宛若翠玉雕琢,熠熠生辉。

张照将手抚于剑柄之上,但觉此剑温润如玉,握之沉稳。遂拔剑出鞘,闻“锵”然一声,清脆悦耳,寒芒四射,不时透出一股不凡之气,张照直呼好剑。

他心中暗自思量:“此人若欲加害于我,定不会将我置于雅室之中。然其擒我至此,必有目的。既来之则安之,我且住下,观其究竟有何图谋,若他有不轨,我再逃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