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此次改革中,诸多儒士便盲目跟随孔希学,全然不顾改革对国家的积极意义。”
朱元璋微微点头,神色愈发凝重,眼中满是不屑。
“你们说的这些,咱心里也清楚。”
“自赵匡胤之后,从赵光义开始,就奉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这可倒好,生生把这些人给惯大了。”
“为了稳固自家统治,赵氏朝廷给了士大夫过多的特权与优渥待遇,官场风气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变了味儿。”
“官员们不再一门心思放在为国为民上,反而整天琢磨着如何钻营权力、聚敛财富,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的风气愈发猖獗。”
“之后的元朝,那些政策更是让这些人急速膨胀。”
“蒙古贵族为了统治中原,任用大量儒士为官,却又缺乏有效的监管与制衡。”
“那些儒士们趁机疯狂敛财,大肆兼并土地,全然不顾百姓死活。”
“还搞出什么四等人制,使得矛盾日益尖锐。”
“可即便如此,这些儒士们依旧只想着维护自身特权,根本不管国家的兴衰存亡。”
正说着,李奥刚剥好一个橘子,正要往嘴里送,就被朱元璋一把抢过。
“你再剥一个,咱明天请你吃咱妹子亲手做的烧鹅。”
朱元璋把橘子掰成几瓣,丢了一瓣进嘴里,一边嚼一边继续道,“伯温,宋学士,你们说说,咱把那些老儒士都打发到偏远之地去,你们可还有不满?”
“至于孔家,咱还是原来的打算。”
刘伯温微微叹了口气,“陛下此举,实乃高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老儒士,长期养尊处优,已然忘却了民间疾苦与儒家经世致用的根本。”
“前往偏远之地,于他们而言,既是磨炼,也是一个重新审视自身与改革的契机。”
“臣只盼他们能在这过程中,体悟陛下的良苦用心,明白改革是为了天下苍生,而非一己之私。”
宋濂神色凝重且带着几分忧虑,“陛下,虽说将他们派往偏远之地是个良策,但毕竟这些儒士在士林根基深厚,门生故吏众多。”
“他们若是远行,难免会有人在背后议论纷纷,毕竟当地的教育肯定会有所影响。”
“即使臣现在培养了一些能顶替他们的学子,可终究太少,难以填补他们离去后留下的空缺啊。”
朱元璋看着李奥嗑瓜子,也想吃,对徐达道“天德,给咱剥点瓜子,咱明天也让你来吃烧鹅。”
“是,陛下。”
徐达赶忙拿起瓜子细心剥起来。